新质生产力底色渐显 内生外延多元驱动 同仁堂国药增长动力持续释放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医药行业作为兼具消费与医疗双重属性的民族瑰宝,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近日,中医药行业龙头同仁堂国药,发布了最新财年业绩。
整体来看,2024年同仁堂国药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不断优化内部管理,持续拓展业务版图,深化品牌影响力,努力提升经营业绩及维护股东利益,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不仅承接住了外部市场带来的严苛考验,更是将其独特的竞争优势与未来发展的蓝图,愈发清晰地展现出来。
多措并举强化成长性 内生外延驱动收入增长
2024年,同仁堂国药实现收入1611.6 百万港元,较2023年的1524.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5.7%;实现净利润529.2百万港元;末期股息每股0.35港元,较2023年每股0.33港元股息略有提升。
作为该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香港市场占总收入的比例超过50%。面对去年香港复杂的市场环境,同仁堂国药积极加强产品营销推广活动,举办一系列品牌活动,特别是在下半年零售收入实现同比及环比增长。2024年,香港地区市场收入为1069.7百万港元,与2023年的915.3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6.9%。
此外,同仁堂国药分别在香港中环、北角、九龙站以及旺角地区新增零售终端,进一步扩大了同仁堂在香港的零售版图,增强了市场覆盖力。截至2024年12月31日较上年净增加2家。随着未来门店数量增长和运营效率提升,营收水平与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增强。
纵观上市以来,同仁堂国药的毛利率保持稳定。截至去年底,同仁堂国药的负债比率为2.9%,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8.20亿港元。充足的现金储备和连续的现金流增长,提供了更加充裕的内部资金,抗风险能力较强,亦为公司未来的扩张和投资打下坚实的基础。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同仁堂国药持续多年积极实施分红政策,上市后累计分红金额达30亿港元。一方面,分红体现出同仁堂国药拥有充裕的现金流和卓越的盈利能力,是该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的印证。另一方面,意味着公司对股东利益的高度重视与回馈,通过“真金白银”提振市场信心,彰显公司投资价值。
强化产品生产研发与科技创新 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
随着“新质生产力”一词开始崭露头角,为中医药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中医药蕴含着新质生产要素,通过科技创新、生产要素优化以及产业转型升级能够把这些新质生产要素转化为先进生产力,让传统中医药形成“老树发新枝”的新活力。
同仁堂国药早已洞察到这一趋势并积极布局,从传承精华到守正创新,从持续产品研发到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开启了中医药现代化之路。
在产品创新研发方面,同仁堂国药不断强化产品生产及研发,注重精益管理,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不断向价值链高端攀升。2024年,同仁堂国药相继推出同仁堂仙龄、保龄中式抗衰老NMN系列产品、灵芝姜黄复方活血安神胶囊、桂枝茯苓丸、活络油等新产品,积极扩大自有产品矩阵。同仁堂国药研发的“当归补血颗粒【同仁堂】”及“金钗石斛散【同仁堂】”分别于2024年及2025年通过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审批获得中成药注册证,进一步丰富了其品种资源。
2024年4月,该公司下属单位北京同仁堂(海南)控股公司(以下简称“海南控股”)申报的“一种祛斑美白产品及其制备方法、用途”发明专利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正式授权。该专利配方已应用于同仁堂国药首款中式抗衰老产品保龄清靓版中,产品已在中国香港地区上市。
2025年2月,海南控股申报的“一种抗衰老产品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23 1 1235947.6)成功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正式授权。这是继2024年4月取得发明专利后,在不到一年内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
同仁堂国药通过与大学院校合作不同科研项目,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2024年,同仁堂国药与澳门科技大学签署合作意向书,建立专业人才培育计划,开展科研合作研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开展同仁堂中成药产品在澳门的注册等。在此基础上,同仁堂国药与澳门科技大学药学院签署了《芪药丸对改善高脂饮食加STZ模型诱导的糖尿病肾病药效验证及机制研究》合作协议。
同仁堂国药在与澳门科技大学药学院的合作计划“经典名方黄芪桂枝五物汤、桃红四物汤处方药理学考证及制剂优化研究”获得澳门特区政府资助,总额达1200余万澳门元,为经典名方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同仁堂国药累计获授权的专利共计75件(包括中国内地、香港专利)及开展PCT国际申请8件,为同仁堂的优势品种树立了良好的保护屏障。
深化“中药出海”业务布局 线上线下多渠道拓展业务版图
随着全球健康意识的提升和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中医药在全球市场的潜力日益凸显。
同仁堂国药作为同仁堂集团旗下的海外发展平台,截至2024年底,同仁堂国药销售网络广泛覆盖亚洲、大洋洲、北美洲、欧洲主要国家及地区,积极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向全球。同仁堂国药持续推进重点产品在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注册,将加快境外优选产品库的建立,逐步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将自身打造为全球优质大健康产品平台。
2025年2月,同仁堂集团董事长戴小锋率队拜访柬埔寨王国卫生部,与柬方洽商安宫牛黄丸在柬注册等事宜。
而早在2014年,同仁堂国药在新西兰成立了北京同仁堂奥克兰有限公司,并相继在奥克兰、基督城等城市设立了八家零售和诊疗终端,创新“门店+专科中心”新模式,成为新西兰较大的中医药连锁企业。
2024年,同仁堂国药进一步跟新西兰鹿业局合作,开发以新西兰鹿茸和鹿副产品为主要成分的新型保健食品。此外,同仁堂国药利用新西兰地区的优质资源优势,结合同仁堂的中医药概念,在新西兰设置鹿产品厂房,拓展健康概念新领域。
面对电商业务蓬勃发展,除了线下的出海布局,同仁堂国药积极布局线上渠道。此前,同仁堂国药已经自建网络商城,方便用户线上购买。2024年,同仁堂国药继续加强在电商渠道的布局,分别与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及有赞等合作开展电商跨境销售业务,重点打造了破壁灵芝孢子粉胶囊及灵芝姜黄复方活血安神胶囊等产品的在线推广,让品牌伸延至不同销售领域。
平衡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打造可持续发展 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其商业价值一定是构建在社会价值之上,将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紧密结合,践行长期主义的精神。作为中药行业著名的中华老字号,同仁堂国药在为人们带去更好的中医药健康服务的同时,也高度重视承担社会价值,将“公益”作为同仁堂国药企业品牌文化的底色及基石。
在2024年的首届“同仁堂日”,同仁堂国药号召在境外设有中医诊疗服务的零售终端,开展各具特色的“送健康”活动,例如健康讲座专区、中医师免费义诊、穴位按摩技巧传授、八段锦锻炼等。
而在去年的“第九届同仁关怀防中风”系列活动中,同仁堂国药以香港首个以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户外嘉年华会“‘铜人同健康’中医药文化嘉年华”作为前期预热活动,配合后续公益及营销主场活动,包括“同仁健康治未病”健康讲座及“同仁关爱防中风2024《同仁心安》健康宫略”,积极对接香港中小学、社福机构等,讲好同仁堂中医药服务健康民生的精彩故事。
随着2024年旅游业复苏,同仁堂国药持续强化品牌宣传,加强市场竞争力。同仁堂国药在香港及澳门市场安排游走主要街道的巴士、主要口岸的LED屏幕、游客区商场外高清户外大电视等设置广告,宣传同仁堂安宫牛黄丸及破壁灵芝孢子粉胶囊及同仁牛黄清心丸等“大品种”产品,有效提高了同仁堂品牌在港澳地区的影响力。
同时,同仁堂国药积极参与全球各地展会活动,包括乌镇健康大会、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第29届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第21届世界中医药大会等,向世界展示同仁堂国际化发展及中医药文化底蕴,说好品牌及产品故事。
2024年,同仁堂国药蝉联香港“01企业金勋大奖——杰出中医药品牌”,首次获“No.1 中医药创新大奖”,亦蝉联新加坡“亚洲区最具影响力品牌大奖:中医药类最值得信赖品牌”大奖。这也证明了境外市场和消费群体对本集团品牌、产品、服务及其卓越质量的认可与信赖。
多维度发力巩固竞争护城河 增长飞轮加速转动
近年来,一系列中医药相关利好政策陆续出台,中医药行业迎来了政策红利期。在政策面的强力支撑下,中医药行业也成功站上风口,成为医药领域热门的板块之一。在市场层面,随着公众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日益增强,中医药在慢性病管理和身体调理方面的独特价值愈发凸显。这种以调理为核心的治疗理念,不仅迎合了现代人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更预示着未来医疗发展的新趋势。
因此,近年来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施都在不断加码的中医药赛道,凭借着这份“确定性”也就成为资本市场的“香饽饽”。
从同仁堂国药交出的这份成绩单不难看到,一系列优异成绩的取得,均立足于公司多年来不改初心推动中药文化“走出去”,充分展现出其稳健的持续经营实力和强劲的盈利增长潜能。
随着未来同仁堂国药进一步提升一线零售效率,构建不同产品矩阵,培育一系列大产品群,加快优质价值投资一批核心项目,投入一系列非药赛道和创新营销项目,提升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和营销能力等多项举措施行,进一步巩固竞争优势。在政策支持、市场刚需和中药出海的环境下,同仁堂国药未来将有机会受益于市场需求和规模效应,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增长飞轮亦将加速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