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新沂:立足“四个注重”激发多元解纷新动能
近年来,江苏省新沂市始终把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理念、方法、作风运用到基层社会治理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实现矛盾纠纷“发现得早、控制得住、化解得了、处理得好”,连续三年实现了治安案件下降、矛盾纠纷下降、12345投诉下降,群众安全感提升、政法队伍满意率提升、扫黑除恶斗争满意率提升的“三降三升”良好态势。
注重系统谋划,不断健全纠纷预防新体系
加强顶层设计。在全省县域率先成立了市委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出台了《新沂市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制度性文件,建立了“一把手”负总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领导体制,初步建立党建引领、受理交办、多元化解、会商研判、考核问效等社会治理综合服务机制。
加强阵地建设。统筹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综治中心、12345政府热线平台、矛盾调处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分散资源,实行“一中心”集聚、一体化运行,实现“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化解”。组建了知识产权、校园安全、退役军人事务、婚姻家事和金融保险类等调解组织13个。
加强协调联动。充分发挥市委政法委统筹作用,进一步畅通法院、司法局、综治中心和调解组织的多项衔接,加强对全市338名专职调解员、882名兼职调解员技能培训,提高他们对矛盾纠纷的分析研判和协调能力,有效实现了纠纷联排、矛盾联调、问题联处的良好社会治理效果。
注重创新创优,不断深化多元共治新格局
大力实施村级“法治书记”项目。学习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政法干警职业优势,从全市选派461名优秀党员政法干警到279个村(社区)担任“法治书记”。“法治书记”以第三方身份参与村级矛盾纠纷和涉法事务处理,承担村(社区)法治宣传、法律咨询、矛盾协解、法律援助、法律服务等职责任务,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群众家门口。
大力推行“456”工作法。持续推行“四进网格”“五听服务”“六事引领”的“456工作法”,把矛盾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有效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和上行。推进“精网微格”工程,在现有1065个网格基础上,划分微网格3294个,紧盯矛盾纠纷等问题,让“网格化+铁脚板”服务机制动起来、用起来、忙起来,确保每个问题有人接、有人管、有人办。
大力提升信访治理成效。深入开展基层社会治理“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和“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年”行动,加大涉法涉诉、城乡建设等重点领域信访积案化解力度,努力做到“事心双解、案结事了”。去年来,30余件时间跨度长、化解难度大、涉及面广的信访积案得到了有效解决,进京赴省信访事项同比下降26.7%。
注重示范引领,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新效能
坚持“身在基层”化解风险隐患。组织党员干部、网格员,专(兼)职调解员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带着感情入户,看矛盾排调精准度;带着问题帮扶,看困难救助准确率;带着责任整改,看群众满意度提升”的“三带三看”活动,让群众有诉求在网格内表达、有问题在网格内解决,推动基层矛盾“就地化解”。
坚持“心在基层”攻坚信访积案。紧紧围绕“案结事了人和”这一目标,开展“化解隐患,排查彻底解决快;化解矛盾,温馨和谐不激化;化解心结,耐心细致引导好;化解困难,帮扶救助做到家”的“四化解”信访积案攻坚行动,确保群众合理诉求解决到位不欠账。
坚持“情在基层”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选派18名市四套班子领导任镇(街道)第一书记、254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任村第一书记,常态化下基层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通过面对面倾听诉求,手拉手问寒问暖,采取思想疏导、信访听证、生活帮扶等方法,排查苗头性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破解治理难题,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注重完善机制,不断强化立体化工作新模式
强化预警研判。依托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等平台,全力构建网格化信息收集机制,组织网格员、人民调解员等力量深入到小区、到楼栋、到店铺、到户、到人,每天滚动式收集群众诉求和矛盾纠纷,畅通诉求收集、解决、回应通道。
强化平台建设。在徐州市率先成立了“人民调解学校”和“苏鲁跨省人民调解工作站”,加大对“苏解纷”“人民调解小助手”等信息化、智能化调解平台知识培训,2022年,注册“苏解纷”微信小程序达63000多人。
强化督查督办。推行基层“首诊”、 镇(街道)级“会诊” 、县级“终诊”工作机制,分级负责保稳定,形成矛盾纠纷层层分流、逐级化解的良性运行态势,将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纳入平安建设考核,紧盯群众反映矛盾纠纷办理情况、办理时限、办理流程等关键环节,定期组织督查室、平安办、信访联席办等部门开展专项督查,切实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落地见效。(谭威)